歡度重陽節
濃濃敬老情
傳
統
當秋風染黃了枝頭的銀杏,當沁人的菊香漫過社區的街角,又一個滿載敬老深情的重陽節悄然而至。為傳承中華民族“尊老、愛老、孝老”的千年美德,讓社區老人們在節日里感受別樣溫暖,提子社區精心策劃了一場以“溫情重陽,敬老傳情”為主題的慶祝活動,為秋日的社區繪就了一幅溫馨動人的畫卷。
社區活動中心內早已暖意融融,紅色的燈籠掛滿四周,“祝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”的手繪海報貼滿墻面,百余位老人端坐席間,臉上滿是期待。隨著歡快的音樂響起,一場由社區居民自編自導的文藝匯演正式拉開帷幕。
匯演中,社區長者們更是當起了“主角”。李爺爺身著戲服,字正腔圓地演唱京劇《貴妃醉酒》選段,一板一眼盡顯功底;張奶奶帶領的太極功夫扇隊伍登場時,紅扇開合間虎虎生風,展現出老年人不輸年輕人的精氣神,臺下掌聲、喝彩聲此起彼伏。
演出間隙,趣味互動游戲讓氣氛愈發熱烈。“你畫我猜”環節里,年輕人耐心地用手勢比劃“重陽節”“餃子”等詞語,老人則笑著搶答;“歌曲接龍”時,老人們憑借扎實的“曲庫儲備”屢屢領先,年輕人主動“拜師”學唱老歌,兩代人在一來一往間拉近了距離,活動中心里滿是歡聲笑語。
這份節日禮品里,藏著社區的細致考量:低糖重陽糕專為老人的健康定制,松軟香甜卻不添負擔;優質大米、食用油是日常生活的剛需;而印著“提子社區?溫暖相伴”字樣的保溫杯,更是社區的貼心之舉——秋冬季節,讓老人們隨時能喝上一口溫水,也讓這份溫暖時刻陪伴左右。
針對社區內行動不便的高齡、獨居老人,社區組建了“一對一”慰問小組。敲開85歲王奶奶的家門時,志愿者們一邊送上禮品,一邊熟練地幫老人打掃客廳、擦拭窗戶。
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團隊也來到現場,為老人們搭建起“臨時健康驛站”。醫護人員耐心地為每位老人測量血壓、檢測血糖,詳細記錄在健康檔案中;針對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常見老年病,醫生們逐一給出飲食、運動建議。
演出間隙,趣味互動游戲讓氣氛愈發熱烈?!澳惝嬑也隆杯h節里,年輕人耐心地用手勢比劃“重陽節”“餃子”等詞語,老人則笑著搶答;年輕人主動“拜師”學唱老歌,兩代人間拉近了距離,活動中心里滿是歡聲笑語。
這場重陽節活動,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,更在社區里播下了“孝老愛親”的種子,留下了深遠的意義。
活動中,年輕人通過與老人互動,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,更深刻地理解了“敬老”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體現在幫老人拎菜、陪老人聊天的細微之處;孩子們在給老人表演、送祝福的過程中,種下了“尊重長輩”的種子。這種代際間的情感傳遞,讓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實踐中得以傳承。
活動為居民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:平日里不熟悉的鄰居,因共同觀看演出、參與游戲變得熟絡;志愿者與老人結對后,后續仍會定期上門探望。這種互動打破了鄰里間的隔閡,增強了社區的歸屬感,讓“遠親不如近鄰”的溫暖在社區蔓延。
通過活動,社區更精準地了解了老人的需求:有的老人希望多開展健康講座,有的獨居老人渴望有人陪伴聊天,有的老人需要上門理發等便民服務。這些需求為社區后續完善養老服務提供了方向——未來,社區將進一步整合資源,推出更多居家養老服務,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、貼心的照顧。
秋陽正好,溫情不散。提子社區的重陽節活動雖已落幕,但對老人的關懷從未停止。社區將繼續以“敬老愛老”為出發點,用更多實際行動,為老人們編織一張溫暖的“幸福網”,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區里安享幸福晚年。
禮敬重陽
孝暖夕陽
【模板版權聲明】
排版|135編輯器
圖片|來源于135攝影圖(ID:92007)
使用請替換
藝術字|“重陽”(ID:118674),不可修改換色
貼紙|135編輯器、比格設計(ID:58307)
文字|來源于135AI寫作,使用請替換
手機掃碼預覽